看到這個天主堂,就代表墨林村到了,這個矗立在稻田旁的天主堂,因特殊的造型包覆著鐵皮的屋頂遠遠看起來還頗為特殊的,從之前在網路上看到的資料,他就在菁寮國小對面,而菁寮老街就在不遠處。
而無米樂社區(墨林村/菁寮)的大部分主要景點也是從老街延伸出去。我們因為這次沒有代步工具,所以就以老街為主,在附近的景點走走而已。
抵達社區已經是過午了,早就過了午餐時間,雖然天氣熱吃不太下,但是還是得要吃點東西吧!之前在網路上找不到什麼推薦美食,所以我們就只能到現場憑感覺尋找在地的美食。
割稻飯。
在接近老街的時候,沿途都會看到割稻飯的旗幟,聽這名字就很古早味的感覺,那我們就決定吃這個吧!!沿著旗幟我們尋找他的所在,他就在荷蘭井的後方,一棟三合院的建築物,目前建築物已改建為民宿,讓人體驗鄉村風情。
這就是傳說中的荷蘭井。
就在三合院的中間,有這樣臨時的小攤子,販賣起各種古早味的商品。
我們就在阿嬤的花布下用餐。
餐點準備好吃後,阿姨會用這竹籃子裝的菜餚上菜。
這就是傳說中的割稻飯。
有菜、筍干、菜圃蛋、滷雞腿、滷肉等,成為一碗豐盛的佳餚。
聽阿姨的解釋,割稻飯是收割時需要很多人前來幫忙收割,主人家會準備豐盛的菜餚來感謝前來幫忙的人,簡單的飯菜就充滿主人的感謝之意。
這裡除了湯外,還有提供茶水供自行取用,但今天天氣實在太熱了,熱湯喝不下,只能喝茶解渴,相信如果準備點冷飲供選擇的話可以消暑不少,這樣一大碗料理還真的很難把他完全解決,我吃了一半就宣告投降了,留下R先生一人獨力奮戰,而我開始在院子裡亂拍了起來。
這裡真的有許多古早味的"寶"讓你去尋找。
我們在這裡停留了一下,才起身準備開始在菁寮老街尋寶去。
這間木造的房子是什麼呢?這樣看大家猜得出來嗎?
這裡是賣木桶的啦!!
這裡的老房子很多,但是如果你光看有時候還真猜不出他是賣什麼的,不過不用擔心,只要你低頭一看。
販仔間。
還有前往個景點的指標。
很多地方都值得你細細去體會。
但大熱天又另當別論啦!!吃完飯之後我就吵著要去吃冰消暑去。
古早味的和興冰果室。
這房子看起來就是很有歷史了。
這間主推香蕉冰,然後在選擇你要的配料。
阿嬤把製冰的材料通通倒進製冰機裡。
我點的紅豆冰。
紅豆很綿很好吃,但是呢~老實說香蕉冰的口味真的吃不太習慣。
可我愛這裡鄉村的人情味,常常會不時看到有熟客自己進去裝冰裝飲料的,滿有趣的。
店內的椅子也很特別喔!!
其實這間店就在無米樂崑濱伯家對面而已。
崑濱伯的家。
第一次經過阿伯不在,但是後來經過的時候看到阿伯在門口熱情的招呼我們拍照,呵呵~老早就習慣了大家要求拍照,崑濱伯都會熱情的要跟大家拍照。
我們還在隔壁家買了消息仔,也是俗稱的耳扒子。那觸感極佳的鵝毛掏耳朵還真的還滿舒服的。
而在老街過去一點還有個遊客中心。
他有點像是里民活動中心一樣,不過因為觀光的關係改成了遊客中心,裡面有不少的資訊可以取得。
當然也有當地的名產可以購得。
這裡的人都很熱情,詢問要怎麼前往火車站時,還告訴我們除了公車外,也可以提供代叫計程車服務,不然如果可以的話,願意等她下班的話,她可以帶我們到火車站喔~這個小姐太熱情了啦!!不過時間還早,我們還要去附近晃晃哩!!謝謝小姐的好意離開,在遊客中心旁邊我們看到可愛的塗鴉牆。
鮮豔的色彩跟這幾年流行的眷村塗鴉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來到鄉村就是這樣,要走入小巷中會發現不同的景致。
我們決定走進小巷去尋找吃飯時看到的那片綠地跟白色的小屋。
這紅磚屋保養的真不錯,尤其是屋旁還有個大樹木,很棒。
這就是剛剛在吃飯時看到的小白屋,經過整理的房子雖然看起來新穎,但是卻缺少了古早味,可惜了。
走到小路的盡頭是人家家裡,沒有再繼續前往,但眼前的可愛小馬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,在自己家裡放小馬,真的要鄉下人家才有地方可以放呀!!
回到老街上,我們決定往另一個方向前進去!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731台南市後壁區菁寮里菁寮老街荷蘭井129號
TEL:06-6622705,FAX:06-6622082,手機:0931033700
Yahoo,部落格查詢:→ 0931033700,菁寮農村,無米樂故鄉,黃永全
Email: cnlceramists@yahoo.com.tw
yahoo部落格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cnlceramists
雖然很想要用一篇文章把墨林社區寫完,但是應該是個性使然,很難認真專注的用一小時把文章完整的寫完,本來想說趁假日找個地方吃早午餐順便來寫篇文章好了,卻沒想到喧嘩的餐廳讓人更無法專注寫文,所以~哈哈~得在等下一篇在結束總結囉~
不過~我的花蓮之旅還真不知道要怎麼結束,我可以寫~下雨~下雨~下雨~END嗎?哈!!這樣應該不會被抗議吧?